2008年4月30日 星期三

《美利達自行車》-入股合資,聰明綁全球人才

出處:天下雜誌第392期

代工與品牌如何獲得雙贏、把市場衝突最小化?

美利達練功二十年入股合資,聰明綁全球人才。



以代工起家的 美利達,從二十二年前開始掛上自有品牌外銷歐洲,不但沒有失去代工訂單,還入股客戶的公司,成為美國自行車領導品牌Specialized的最大股東。

同時,美利達品牌在歐洲也日漸茁壯,自有車隊在國際賽事上屢創佳績,讓冠軍選手所騎的車款單價一舉推上三十五萬台幣的高峰。脫離單純的工廠角色,美利達透過合資,垂直整合製造、行銷、服務的能力。有捨有得、互利共享是美利達二十年品牌之路的經營心法。但直到近年,品牌效益才終於展現在穩定攀升的EPS上。

從邊緣市場切入

在職二十年的行銷本部副總經理鄭文祥,親身參與美利達的轉型,他指出,將市場衝突極小化、產品差異化,是美利達獲得代工與自有品牌雙贏的策略。

北美為自行車市場的一級戰區、又是代工客戶的母國,而英、法、德等為歐洲的主力市場,為避免與客戶直接競爭,美利達就從地理位置與市場重要性都處於邊緣的挪威打頭陣,再慢慢擴及瑞典、丹麥、芬蘭等周圍國家,並且承諾絕對不進北美市場。在組織上,代工與自有品牌的研發、業務、行銷團隊也各自獨立,因此卸下客戶的心防。

一九九九年美國網路泡沫化,經濟衰弱,Specialized銷售不佳,雙方透過討論與十多年的合作默契,美利達於是入股,但僅持有四九%股份,以留住原經營團隊,掌握他們最熟悉的行銷通路,美利達則專注研發、生產,同時也以此種合資方式切入了北美市場。

許多中小企業國際化過程中,最大的難題就是缺乏人才。美利達也以合資的方式,在歐洲各國建立品牌通路。

先友後婚 互利共享

「採取合資,就是為了要籠絡人才,」鄭文祥說。通常經過三、四年的觀察期之後,若代理商表現優秀,美利達就會提議入股。但在「分享」的理念之下,持股不超過一半,對方還是主要的經營者與老闆,可以獲得大部份的通路利潤,如此可以避免道德危機。

對美利達來說,雖以其財力大可自產自銷,但在合資的模式下,只需負擔三○%的風險,卻用七○%來綁住人才,「他們仍是獨立公司,但卻願意永遠為美利達工作,」鄭文祥解釋。

由於合資,不管是面對代工的Specialized或美利達的品牌代理商,與美利達之間同時又是投資者又是客戶的關係,減少了商場上的競爭對立,加深了合作互信的情誼。

台灣家庭工廠的草根情

這樣的國際化合作模式源自於美利達的企業文化,受日本教育、採日式管理的董事長曾鼎煌對生產品質要求嚴格,對零件採購偏好細水長流、「合則兩利」的日本商社文化,不輕易更換合作對象。所以,到了現任總經理曾崧柱,都還和原供應廠的下一代繼續合作關係。

曾崧柱回憶,早期外國客戶來看樣品,不滿意要修改,都靠家庭工廠全家大小連夜趕工,他們也不會趁機調高工錢,都是搏感情在做。他們也多交棒給第二代,所以,算起來也都有兩代的情誼,不是利字擺中間的考量。也因為這樣的草根性,所以才能共體時艱,一起度過外銷冷淡的時期。

對於歐洲代理商也是相同的態度,挪威的代理商從一開始合作到現在已經二十多年、合資十幾年,從來也沒有因為銷售不佳而換人,大家都很珍惜這段情誼,他們還把第一年二十七張的訂單裱框掛起來紀念。

現在美利達在挪威已有二五%市佔率,成為第一大品牌。而捷克代理商合作至今也有二十年,鄭永祥說,「看他的小孩從嬰兒到上大學,雙方就像世交一樣,這種感情是很personal,不是只談生意而已。」

自創品牌成功關鍵

■與代工客戶的市場衝突最小化
■與代工產品做出區隔,找到自己產品的定位
■企業主的堅持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