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中國ZARA研究--服裝品牌要如何才能從"製造"走到"創造"

轉貼自 http://blog.vsharing.com/ZARA_CASE/A407282.html 朱驛清

我國的服裝行業因為缺少有競爭力的知名品牌,造成利潤空間低的局面,因此,只能依靠相對廉價的勞動力來經營市場。那麼,服裝企業靠什麼從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創新型;靠什麼實現從狹義的以成本競爭轉向以品牌競爭,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呢?這是整個服裝業一直思索的一個問題。曾有一種說法"一流企業賣標準,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服務,四流企業賣產品",說明了企業從低層次競爭到高層次競爭的過程,也為企業的發展指明了道路。幸好,業內的一些高瞻遠矚的企業,看到這種競爭格局的改革之路。 2005年11月3日,由中國服裝協會、報喜鳥共同主辦的"2005'中國服裝業創造之路'"高層論壇在上海開幕。服裝業吹響了由"製造"到"創造"的經營策略轉變的號角。

從"製造"到"創造"是一種質的改變與飛躍,這種改革改變了單純以依靠廉價的勞動力,來創造利潤價值的局面。也提升了企業整體的競爭實力,能使企業步入一個良性的道路。但如何改,怎樣改,相信,目前許多中小企業對整體的思路不明朗。在這裡筆者想以初步的思路做一個探索性的概括。

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核心部分是指服裝設計的創新。眾多中小服裝企業,對於服裝設計的認識,還停留在一種"抄版"階段。他們的設計力量很單薄,設計人員一般是一些剛畢業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而無實際操作經驗。他們在服裝設計上抄國外的版,導致了國內服裝企業款式雷同。這對於服裝品牌來說,是一致命打擊。試問,沒有真正適合於市場,適合消費者的服裝款式,即使通路、營銷策略全部做到位,也只能賺得個"雷聲大,雨點小"的結局。因此,企業從"製造"到"創造"的轉型,應重點抓服裝設計技術的創新。在這一點上可以讓企業參考IT業的巨頭-華為。華為每年從營業額中拿出不低於10%的資金作為研發,並在全球包括美國的矽谷、瑞典、印度、俄羅斯,以及中國的深圳、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杭州、成都等城市建立起11個研究所,這是其獲得成功的基石。因此,服裝企業技術的創新,應重點培養自己的設計隊伍,並且,投入資金,讓這些設計師了解市場、了解消費者的需要、了解國際流行趨勢,才能設計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品牌創新

同樣的一件衣服,如果掛ARMANI的品牌,其價格就會上升幾倍、幾十倍,購買這一品牌,意味著一種身份和地位,這就是品牌的力量。在品牌充斥的今天,一些大型服裝企業主都以品牌經營來確定企業的戰略路線。但中小型企業對於品牌的認識,還停留在最初最原始的階段,認為品牌等同於商標。以為只要給服裝取一個上口的名字,設計一個商標,再請影視明星做服裝代言人,服裝的品牌就建立起來了。這些服裝品牌的介紹幾乎是千篇一律:"品牌定位於18-35歲年輕時尚的女性,追求個性、時尚、前衛"。試想,這樣的品牌,能給消費者帶來什麼樣的品牌識別,能在多大程度上培育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美譽度?營銷泰斗菲力普·科特勒說:"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記、符號、圖案,或者是他們的相互組合,用以識別某個消費者或某群消費者的產品或服務,並使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相區別"。名稱、術語、標記、符號、圖案這些元素只是品牌的骨肉,而品牌的文化便是血脈,只有骨肉與血脈相結合,才能使品牌豐滿,富有傳播力。如想起ARMANI,就想起了鷹的標誌,想起了ARMANI時裝質料與色彩的相融相合,光與影的玄妙對比,人體與時裝的相襯相映。 GIVENCHY傳達的是"簡潔、清爽"。這就是成功品牌向消費者傳遞的品牌信息。因此,服裝企業在品牌塑造上,應重點給品牌注入文化,從而使品牌生動起來。

終端創新

 終端創新就是要精耕終端。這種終端的細耕講究實效性,就是開一家門店要讓其贏利,並且富有競爭力。目前,國內的服裝企業講究大而全,動不動就要一年在全國開多少家店,於是,在這種趨勢下,許多店在匆匆忙忙中開業,在匆匆忙忙中夭折。在市場運作中,口碑宣傳很重要,好的口碑無形中能提升品牌的影響力,相反則會給品牌的發展予以沉重的打擊。一家服裝品牌若在某個區域因經營不善而關閉,以後想在這個區域開新的門店,實在是難上加難。因此,服裝品牌銷售終端的鋪展,講究一個循序漸進的效果。如ErmenegildoZegna截止到2004年,全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6.34億歐元,在全球的專賣店從前一年的388家發展到408家,可以說他奉行的是穩紮穩打的策略,做好一個區域,再發展另外一區域,而不是盲目進行擴張。

因此終端的創新,要求服裝企業依據企業的實力,以及當地的市場形式,決定是否開店。這種決策的依據是建立在周密的形式分析、充分的市場調查基礎上。而不是頭腦發熱,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盲目的結果,最終會導致企業品牌形象的塑造、市場的再開拓受到嚴重的打擊。

管理創新

服裝企業要實現從"製造"到"創造"質的飛躍,在管理上,必須打破企業目前的家族式管理模式。縱觀服裝企業,很多是從批發起家的。在批發時,一家人靠的是精誠團結,在市場競爭不是很激烈時,賺得了第一桶金。如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面臨著轉型,管理人員也要求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人才能擔任,相對來說服裝企業中家族式管理人員在這方面比較欠缺。在今天,單純靠經驗,靠摸著石頭過河,若稍微失控,便會使企業走向毀滅的結局。因此說靠原來的家族式人員,根本無法操控企業。因此,服裝企業必須引進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企業。在引進職業經理人時,企業主在一定範圍內懂得放權,才能真正使職業經理起到能動的作用。並且通過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對引進的人才進行監督,在權力範圍內,放開手腳讓職業經理去做。只有企業主與職業經理人建立起充分互信的基礎,充分運用制度管理或讓職業經理人入股,把企業與職業經理人的命運捆綁,才會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一種良好的互動作用,也使企業步入快速發展之路。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全球重心轉亞洲 亞洲經濟力量在KIIC四國】 亞洲「金」歎號!

《遠見》直擊印尼、韓國現場 印尼擁有2.4億人口的內需市場、政治穩定、外資投資金額高、豐富天然資源、基礎建設火紅的五大優勢,即使面對地震、海嘯、恐怖分子陰影,仍然被看多家外媒看好,預測從2011年起,年經濟成長率逾7%。看準這個趨勢,不少台商已紛紛卡位成功,享受甜美果實。

韓國憑著政府迅速且強有力的作為、善用中國內需市場、大集團化危機為轉機、以及逆勢投資的超高手腕,在在讓韓國經濟領先全球復甦。

同樣身為亞洲四小龍的台灣,能汲取什麼經驗?

亞洲,全球經濟和治理重心
全球經濟重心由西向東轉移,G20取代G8,KIIC四國角色加重,除了中印之外,印尼、韓國也備受注目。

無人不知,印度象與中國龍,是亞洲崛起的代表。但在這一波全球經濟衰退之中,還有兩個亞洲國家,不能被忽視。

他們是印尼與韓國。一個是被忽略的第五塊金磚,一個是走出風暴復甦最快的國家。

「從今天起,大家都要關注KIIC(Korea,Indonesia,India,China)的發展!」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拉赫曼(Jean-Pierre Lehmann)不久前指出,在亞洲崛起概念下,有四個亞洲國家是歐美要更加關注的,那就是:韓國、印尼、印度、中國。

拉赫曼認為,亞洲未來不僅將是「全球經濟重心」,更將是「全球治理中心」(global governance)。因為如果G20取代G8,擔當起全球治理重要角色,那麼KIIC四個會員國,未來角色勢必非常重要。

拉赫曼不寂寞。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也說,我們正在親身經歷一個「新亞洲半球」的開幕式,這意味「全球力量將無可阻擋地轉移到東方」。馬凱碩最近在《金融時報》為文分析:當亞洲國家接受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奉行自由市場經濟時,將來就極有可能,成為全球市場經濟以及大西洋憲章為基礎治理結構的看護人。

的確,KIIC的底蘊,就是經濟成長力。用簡單的比喻,來看看這四個國家。

「中國的經濟,就像走在一條平整的高速公路上。13億人,現在以80英里的時速向前衝。
印度的經濟,同樣是一條高速公路,但是路面卻是坑坑疤疤,載著12億人的遊覽車左閃右躲,找機會加速向前行。

印尼跟印度很相似。雖然這部車比較小台,只載了2.4億人,但眼前的路上,坑洞似乎沒有印度那麼多。

韓國,是出口大國。這台小跑車,永遠在尋找下一條新興市場的高速公路,好好瘋狂上一回。」

亞洲內需抬頭,海嘯影響小
亞洲35億人口擁有龐大內需市場,消弱金融海嘯的影響,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成長1.7%,和先進發展國家的-3.4%相比,亮眼不少。

根據聯合國委員會的統計,從1950年以來,全球共有13個國家,擁有25年以上的7%經濟成長率,中國、印尼、韓國都是其中之一,印度也將在不久的未來加入這行列。

在人口上,中國、印度、印尼,加起來擁有全世界40%的人口。亟欲脫貧的龐大人群,消費力已經是全球注目,更導致破壞式創新的發生,如山寨機。

《經濟學人》曾為文分析,亞洲雖有35億人口,但目前內部消費仍然不足,去年各發展中國家消費占GDP總量,比例僅47%。換句話說,亞洲仍是一個出口機器,帶動各國經濟發展的動能,仍是先進國家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特別是美國。
但金融風暴後,情勢正在改變。中國、印度、印尼,都憑內銷市場活力,或高或低抵銷了風暴帶來的大衰退,沒有落入負成長陰霾。 率先提出金磚概念的高盛首席經濟學家O’Neill分析,這次金融海嘯凸顯了新興國家和發展國家脫勾(decoupling)已經發生!

根據IMF估計,今年度先進國家經濟體經濟將萎縮3.4%,但新興經濟體則可望成長1.7%。至於到了明年,中國經濟成長率上看9%、印度可望達到6.4%,遠勝美國的1.5%、日本的1.7%與歐元區0.3%。

亞洲自由貿協,九年來從3個增至56個
更值得注意的是,透過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亞洲各國正亟欲打破彼此間的壁壘高牆。說得更直接一點,亞洲「內需」大門,正一點一點被推開。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亞洲各國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數量從2000年僅有三個,快速增長至今年8月底的56個,其中有19個FTA涵蓋16國範圍,使得整個亞洲,成為一個有力的新興貿易區塊。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Ganeshan Wignaraja認為,過去談亞洲整合,像是個遙不可及的夢,但現在局勢已經比過去明朗得多,各國一致希望亞洲擁有更理想的經商環境。例如印度經貿能見度已愈來愈高,包括印度已與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ASEAN-India CECA),也與歐盟、中國都正洽簽貿易協定中,顯示印度經濟與國際間接軌愈來愈順。

「15年前,韓國只看美國市場,對中國、印度毫無感覺!」韓國產業研究所主任研究員金道薰說,1997年韓國出口總值僅1362億美元,但到了去年,成長兩倍之多,達4220億,數字相當驚人,就是不斷前進新興市場的成果。(見頁289表4)

台灣與中國計畫簽署ECFA,但進度比韓國慢了許多。1998年,韓國平均國民所得只有台灣的54%,去年則為1萬9231美元,台灣卻十年都在1萬6000美元徘徊。

對台灣來說,韓國經驗是借鏡,也是警惕。在亞洲競局中,台灣必須盡快找到屬於自己的利基位置。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