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名人講堂-日立環球儲存台灣及上海區總經理劉士維



數位儲存需求強勁 硬碟是另1個兆元產業 與SSD的競賽 到2011年仍是平行線

劉士維現任日立環球儲存台灣及上海區總經理,主要負責領導日立環球儲存台灣區與上海區OEM、ODM、消費性電子產品與經銷商等業務。畢業於交通大學擁有電子物理學位,並於南加州大學取得電機工程碩士學位,於2001年加入IBM儲存科技部門,並於2004年6月接任上海日立環球儲存總經理,因其傑出表現,於2006年接任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在加入IBM前,曾擔任台積電美國子公司Wafer Tech擔任製程整合工程師。



翻開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從PC、筆記型電腦(NB)整機組裝到內部關鍵零組件如CPU、光碟機、TFT面板與電池等,台灣業者無不參與,並在全球產業擁有一席之地或逐漸嶄露頭角,唯獨在硬碟產業缺席,可說是台灣科技業較為可惜之處。

事實上,台灣早期在工研院主導下,亦有發展硬碟產業的規畫,不過,卡在專利權、技術等問題,最後無疾而終,使得台灣高科技產業在磁儲存領域缺席,雖然儲存(Storage)在整個產業或產品發展,主要是站在後端提供服務,但在數位資料、影音內容等不斷增加,儲存仍是呈現相當強勁的成長力道。

目前全球硬碟產業主要由美系希捷(Seagate)、WD與日系日立環球儲存(HGST)、東芝(Toshiba)等業者主導市場,韓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在後追趕,以市場規模來看,半導體DRAM、TFT面板與硬碟等均超過新台幣1兆元產值,市場熱門的NAND型快閃記憶體(Flash)總產值約4,000~5,000億元,硬碟重要性仍不可以小覷。

根據市調單位統計,在數位資料與內容不斷攀升下,到2011年硬碟每年平均產值複合成長率約6~8%,總產量可維持約12%成長,顯示出硬碟產業仍持續穩健成長,並不是夕陽產業,這也是當初日立選擇合併IBM硬碟部門,主要是看好儲存需求仍不斷提升。

全球硬碟產業不斷成長與發展,但同時已有不少硬碟業者退出此一產業,雖然存活下來的業者仍持續在競爭,殺價競爭仍有所聞,但各家業者都擁有不同產品強項與營運策略,整體而言,硬碟產業仍是朝較為健康(Health)的方向進行發展。

從整個硬碟產品發展趨勢來看,目前3.5吋硬碟仍是整體出貨的大宗,加上2.5吋硬碟,約佔整體硬碟總出貨量的90%,1.8吋與伺服器用硬碟約佔10%,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以2008年硬碟總需求約5.58億台規模,2.5吋約佔38%,但未來3年內,2.5吋硬碟有機會超越3.5吋硬碟,躍居為出貨主流,這也是為何日立環球堅持在2.5吋硬碟持續深入耕耘的主要原因。

不僅日立環球看好2.5吋硬碟發展,其他硬碟同業也看到機會,因此,美系硬碟大廠也紛從3.5吋硬碟進軍2.5吋市場,因此,如何在此市場找到不同運用,找尋出另外一片藍海,也是未來硬碟業者的重要課題。

消費性電子產品 硬碟成長最大來源

目前2.5吋硬碟主要市場仍在NB,不過,消費性電子產品可望接棒上來,其中遊戲機、手持式裝置(Hand Device)、外接式硬碟、DVR與DVD錄放影機等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可望出現快速成長

先來看遊戲機市場,目前遊戲機主機主要是微軟(Microsoft)Xbox 360、Sony PS3、任天堂(Nintendo)Wii等,集中在3~4家業者,因此,2.5吋硬碟是否可在此市場找到商機,主要還是要取決於遊戲主機業者態度。

可錄式DVR、DVD錄放影機或機上盒(STB)將是未來採用2.5吋硬碟最有機會的族群,主要是供應商與推廣的品牌家數多,加上硬碟符合儲存要求,未來2~3年成長力道將十分驚人。

舉例來說,英國倫敦安全監控系統相當發達,路口裝設率相當高,平均約10人就有1人被安全監控系統錄製,有助於強化治安與幫助降低犯罪率,以160GB硬碟儲存容量,用一般畫質約2天就存滿,因此在高儲存需求帶動下,未來硬碟主流容量也將持續由500GB往1,000GB、2,000GB推升。

此外,外接式硬碟也是推動2.5吋硬碟成長的主要力道之一,因為過去PC系統內部傳輸介面為PATA規格,硬碟主流規格已轉換至SATA,因此,要增加儲存容量,除了更新PC系統外,採取外接式硬碟,藉由USB2.0介面連接,是最省錢、有效的方案之一,間接帶動另一波外接式硬碟市場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外接式硬碟市場主要由硬碟兜上外接盒為主,外接盒每台約3~7美元超低報價的競爭優勢,使得DIY主導外接式硬碟市場,不過,隨著硬碟業者與品牌業者加入戰局,整個產業生態將逐漸轉變,未來2~3年外接式硬碟將是品牌業者的天下。

品牌業者挾著採購量龐大,享有成本較低優勢,加上全球通路據點布局眾多,在先天與後天雙重優勢進攻下,將進一步壓縮通路品牌與DIY市場,除非通路品牌在外觀設計(Design)或加入其他附加功能,才有機會在外接式硬碟搶得一席之地。

再來談市場相當熱門的固態硬碟(Solid-State Drive;SSD)與硬碟對決,從市調單位統計,未來幾年PC、NB用硬碟需求平均每年約維持6~8%成長率,但硬碟每年約維持12%成長,硬碟多出來的數量主要來自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需求,消費性電子產品如DVR、STB需求儲存容量更大,從成本結構來看,目前SSD的成本仍過高,不可能被放在CE產品。

例如2~3年前,硬碟廠商就積極在智慧型手機導入1吋硬碟,儲存容量可達5~10GB,但當時1吋硬碟成本達60~80美元,智慧型手機最低的代工報價約150~200美元,光是硬碟就佔了成本的4分之1或3分之1,時機點不對,使得1吋硬碟市場並沒有起飛。

再從技術角度來看,SSD是半導體技術,單位儲存容量與成本,在眾多廠商積極研發下,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但是硬碟也會持續導入新的技術,例如,垂直寫入技術(Perpendicular Recording)早在20年前,實驗室就已經研發出來,不過,仍有良率、材料等問題有待克服,直到近2~3年垂直寫入技術才大量被運用在硬碟量產上。

儲存容量可增百倍 發展潛力不輸SSD

此外,硬碟已在實驗室又開發出新1代Pattern Media技術,儲存容量較現在增加100倍以上,未來也有機會導入到硬碟量產,現階段SSD也會面臨良率與技術等問題有待解決,因此,到2011年這2個產品仍會出現平行成長曲線,SSD尚難以威脅到硬碟主流地位。

因此,從整個硬碟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朝更大儲存容量、更快傳輸速率、節能與加密技術等4大方向,將是下一波主流發展趨勢,硬碟經過近幾10年發展,擁有軟體與硬體技術來進行資料保密防護,可說是次系統(Sub system),但SSD仍是裝置(Device),SSD要全面取代硬碟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劉士維口述,許金池整理)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