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導入了自動倉儲系統,不僅改善了效率,也將藥物出庫錯誤率降低5倍
重 點
● 臺大醫院是臺灣首個替藥物出入庫導入自動倉儲系統的醫院
● 導入後大幅提升效率
臺大醫院為了改善藥品倉儲流程與管理效率,去年5月導入自動倉儲系統,是目前臺灣首次有醫院使用類似製造業的倉儲系統概念來管理藥品的進、出貨,有效提高藥品倉儲效率,並且降低錯誤率近5倍。
臺大醫院每個月藥物入庫的平均筆數約有2,300多筆,出庫的筆數則有19,000多筆;每天門診需要開出的處方就有6,000~6,500份。而且隨著逐年業務的擴張,藥品的種類與數量也越來越複雜,這使得臺大醫院在4年前開始更新資訊系統的時候,就開始規畫如何改善藥物管理的流程。
過去臺大醫院的藥庫,按照醫院本身的構造,分有東、西址兩個,光藥品的種類就有1,200多項,加以東、西址需求與擺放位置的不同,使得管理上複雜度很高。臺大醫院藥劑部組長黃織芬表示,由於複雜度很高,所以要從藥庫拿出要分派到醫院不同單位,會很依賴工作人員的經驗,也因此過去常常會有管理人員休假就找不到藥的狀況發生。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臺大醫院於是決定將兩個藥庫合併至西址藥庫,並且導入自動倉儲系統,搭配條碼,改善進出庫的管理,其中條碼的應用是很重要的一環。黃織芬表示,第一步是在藥物上都要求廠商提供條碼,並且在醫院的資料庫中建立條碼的資料。臺大醫院主要採用的是EAN 13碼,也有部分藥物提供EAN 128碼,如果是128碼的話,在掃描的時候就可以同時把藥品的有效期限、批號都輸入系統。EAN 13碼的話,可能就必須多刷幾條條碼才能達到相同效果。由於過去是以人工方式記錄,比較有可能出錯,現在這樣的做法確保了藥物的批號與期限登記不會有問題。
原本臺大醫院在東址也有藥庫,但東、西址需求與擺放位置不同,提高管理複雜性,後來導入自動倉儲後,就將藥庫整合至西址。
在整個流程的改善中,另一個重點則是擺放藥物的電子標籤系統。雖說是「電子標籤」,其實就是類似製造業用的倉儲架,上面有燈號和一個簡單的電子顯示屏。每個架位上也有一個條碼,做為儲位確認之用。當藥品要入庫時,工作人員現在只需要按照燈號,以及電子標籤上顯示的位置與藥品數量,依照順序將對應的藥品放到正確的位置上,就能快速完成,而不需要像過去一般,仰賴經驗和記憶。
此外,也讓藥物的儲存不再需要單一藥物固定擺放在一個位置。這使得儲位能夠更機動,由於藥物的屬性差別很大,所以臺大醫院依照不同的屬性,提供輕、中、重藥架,以及冷藏區。在電子標籤系統的協助下,同類藥品不需要固定擺放在固定位置,取而代之的是以有效期限和批號作為基準,讓藥品位置可以機動調配,且系統會以先進先出的原則出藥,減少過期的可能性。
藥庫的這套倉儲作業系統,也和醫院的庫存管理系統每天定期做資料連線,讓整個藥品使用與庫存狀況更為即時。這套系統導入後替臺大醫院帶來了很大的效益,首先最明顯的就是藥品進出庫的錯誤率,從原本約萬分之10,降低至萬分之2左右。文⊙劉哲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