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 陳誠仁:CEO化身基層體現IT價值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77754
文/楊晨欣 2012-12-19


異於一般企業的CEO,醫院的院長大都由醫生擔任,且大都持續看診,因此,醫院中的CEO同時也是企業的基層使用者,能親身體驗IT對企業創造的幫助有哪些,以及訂定出更切實的策略。
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陳誠仁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曾於臺大醫院任職內科主治醫師,而後進入成大醫院擔任內科副教授暨胸腔內科主任。現除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外,也兼任成大醫學院與中正大學的兼任副教授。

公司小檔案
公司名稱:嘉義基督教醫院/網址:www.cych.org.tw/成立時間:1957年/員工人數:2,919人/法人登記財產總額:9億元

親身實踐,是最能了解他人需求的方式。不少IT人員常因為不懂公司內部事務運作流程,設計不出貼切使用者需求的系統,因而無法發揮IT能對企業創造的價值。

同樣地,身為一個CEO,如果沒對基層使用者的作業流程有一定程度了解,也沒辦法完全掌握IT能為企業帶來什麼樣的效益。

一般企業裡的CEO,大都很少親手從事員工的工作,但是,醫療院所的CEO可就不同。醫院的院長大都由醫生擔任,並且從醫生升任院長後,大都還會看診,因此,在醫院中,CEO同時也是企業的基層使用者,藉由實際看診,醫院院長最能親身體驗IT對企業創造的幫助有哪些。

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陳誠仁在醫院中就是扮演這樣的角色,不僅身為最高的領導者,他每星期也安排3次固定看診,親自體會基層使用者的情境,來實際掌握醫院的作業流程。

陳誠仁說,看診是他了解醫院事務運作狀況的管道,親自擔任替病人服務的醫生角色,不僅能了解病人對醫院服務的看法,也能掌握醫生的作業流程有沒有出現什麼問題。定期獲得這些資訊,他才能訂出讓醫院服務更上一層的決策。

甚至在IT部門完成新系統或專案時,陳誠仁都會要求自己要當第1個使用者,透過親身使用,判斷新系統對使用者有沒有幫助。

嘉基從無到有,建立最高等級癌症治療中心服務
50幾年前,臺中、臺北、高雄等都市的醫療已有相當規模,當時美國傳教士戴德森醫師來臺,發現比起那些大城市,嘉義這個地區還沒有一間體制健全的大型醫院,因此,1962年,戴德森醫師就在嘉義正式成立了嘉義基督教醫院。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17年前,也就是陳誠仁來到嘉義的那一年,儘管當時嘉義基督教醫院已經成為雲嘉地區頗具規模的醫院,但是當時整個嘉義地區找不到一個腫瘤科的醫師,也沒有放射治療的醫師,導致嘉義的癌症病患必須每天奔波臺中或臺北等地,才能接受治療。

因此,從那時候起,嘉義基督教醫院就開始延攬癌症專科醫師,並在1998年開始逐步建置癌症治療中心,從原本一位專門醫師都沒有,發展至今,已在2008年通過衛生署癌症治療品質評鑑的最高等級評鑑,在當年,是唯一一家達到醫學中心癌症治療服務等級的區域醫院。

努力10年,嘉義基督教醫院在癌症治療上獲得如此豐碩成果,陳誠仁說,如果沒有IT在背後支持醫院的服務,沒辦法達成。
醫療服務必須兼顧病人主觀面和技術客觀面

就癌症治療來說,陳誠仁表示,嘉義基督教醫院注重的服務提供品質有兩個面向:病人主觀感受和客觀醫療技術。

病人發現自己罹患癌症開始,難免會處於低落、悲傷等負面情緒中,也可能開始對自己的未來茫然、害怕最後要面對的結果是不好的,又或者是害怕化療所帶來的疼痛不適,這些都是病人在面對癌症的主觀感受,因此為了幫助病人擁有正面的態度面對癌症,嘉義基督教醫院的癌症中心也有社工、心理輔導人員等,提供病患心靈上的支持。

而在化療計畫上,也必須要經過嚴密的規畫,得依照目前醫學科技上的最佳治療方法來制定,並且符合標準化,建立醫院的治療標準品質,這就是客觀的醫療技術要求。這些技術標準的把關,背後也要IT系統來嚴格控管,像是藥劑施打的劑量,以及病患生理數據的隨時監控等。

又例如癌症的醫學影像攝影,從醫生懷疑病人可能罹患乳癌開始,就需要進行乳房攝影、乳房切片檢查等,這是癌症治療標準化的流程,也需要影像醫學科在背後支持。此時,除專業影像醫學科的醫師外,也需要醫療影像的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系統在後端運作。

醫院的PACS系統可以將X光或是電腦斷層檢查等醫療影像,以數位檔案的方式,透過網路傳輸到電腦上觀看。以前病人照完X光後,得要先花一段時間,在X光室等X光片洗出來,再走到醫生診間,拿給醫生診斷病情。

但PACS系統讓X光無片化後,病人照完X光就不需要再等洗X光片,可以直接回到診間,並且,照完X光後檔案就會立刻傳到醫生的電腦上,等病人走回診間時,醫生甚至已經能看完X光片完成病情診斷,大大節省醫療作業的流程。

而IT幫助嘉義基督教醫院加快醫療流程的另一實際案例,就是紙本病歷的電子化。

開經嘉義市區的忠孝路,絕不會忽略嘉義基督教醫院這條連接兩棟醫療大樓的天橋,共長95公尺、寬4.2公尺,提供方便且舒適的道路,給奔波兩棟大樓的病患。就像天橋連接兩座大樓般,陳誠仁也會繼續帶領嘉義基督教醫院全體醫護人員,連接醫療科技與病患,來發揮醫療服務的最大價值。
堅持推動醫院病歷無紙化

2010年,嘉義基督教醫院新門診大樓落成,座立在舊大樓橫跨馬路的對面。陳誠仁表示,在蓋新大樓的時候他就考慮到病歷傳送的問題。


一般傳統紙本病歷的傳送方法是,病患掛號後,醫護人員依掛號單到病歷室找到一本本的病歷放在推車上,再推著推車,到各樓層各個診間發放病歷。


照這樣的作法,原本在同一棟大樓內人工尋找、派送病歷的時間就相當長,現在多了一棟新大樓,每天就必須兩地往返傳送病歷,就算新大樓也蓋一個病歷室,萬一舊大樓需要新大樓的病歷,醫護人員還是必須跑上好幾趟,這對每天門診病患3千人以上的嘉義基督教醫院來說,要耗費相當多人力與時間的成本。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誠仁毅然決定進行門診全面無紙化的IT建置,將原有紙本病歷全數轉成電子病歷檔案,如此不僅節省了病歷派送的人力和時間,也能將原本設置病歷室的空間作其他用途。


儘管推行的途中遇到一些問題,像是醫生不習慣鍵盤英文打字輸入病歷內容,或是電子病歷表單介面必須簡單易懂等,但透過陳誠仁的堅持,以及嘉義基督教醫院資訊室團隊的努力,終於如期在新大樓落成前,完成全面門診無紙化。


此外,嘉義基督教醫院更在新大樓的診間,設置病人自助拿健保IC卡報到的系統,也配給醫師觸控螢幕和觸控筆,讓醫生可以在電腦直接畫出病症的位置,例如胸腔的腫瘤位置,這些病症圖也會自動整合到病患的電子病歷中。


CEO要懂得善用各項資源,創造企業價值

在紙本病歷搭配電腦開藥系統的年代,大約十幾年前,陳誠仁曾經遇過一次醫院的電腦當機,在當機的那幾個鐘頭內,醫院就會馬上廣播,請手上沒有緊急事務的同仁立即到門診部幫忙,因為所有的作業都要恢復為手寫處方籤,更要動手勾選一項又一項的檢查項目。「同仁在跳腳,醫師在診間裡冒汗」,陳誠仁這樣形容當時的景象。

就是因為有過這樣的經驗,陳誠仁不只清楚感受到IT在醫院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讓他在看待醫院資訊建設的推動時,能從使用者需求的角度來思考,IT能為醫院內部流程或服務帶來怎麼樣的價值。


在嘉義基督教醫院,陳誠仁還有另一個角色,就是資訊委員會的主委。他認為,IT是跨部會、科別的問題,接下這個職位,他才能直接並快速地了解需求,下達資源投入的決策。


「不只是IT,知道如何善用各項資源,發揮醫療服務最大效益,永遠是醫院CEO最重要的任務與工作。」陳誠仁說。看似輕描淡寫地的一句話,背後隱含的卻是,陳誠仁早已習慣將IT看作醫院發展的主軸,並懂得善用IT來創造醫院服務的最大價值。文⊙楊晨欣
分享至PLURK 噗浪 分享至FACEBOOK 臉書

沒有留言: